绥德县薛家河镇:产业联盟里的“红色堡垒”
- 2022-12-13 14:48
- 陕西日报
- 刘涛 孙鹏
绥德县薛家河镇万亩高粱喜获丰收(资料照片)。本报通讯员 刘涛摄
11月20日中午,阳光照射在绥德县郝家桥村山沟里的温棚内,让人感觉温暖而惬意。趁着天气好,村民高玉奇和家人认真打理着自家承包的3座蔬菜大棚。靠着种菜,高玉奇一家脱了贫,后来又搞起了养殖,钱袋子渐渐鼓起来,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红火。
村上的会议室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振喜正与党员干部们商量着来年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系列规划。
正值午饭时间,幸福院里一股饭菜香气扑鼻而来,老人们围坐在桌前,吃着可口的饭菜,说着家长里短……
74岁的梁建飞曾经是一名教师,退休后长期居住在郝家桥村。吃罢午饭,走在村广场上,看着干净整洁、基础设施齐全的农村新貌,看着周围边晒太阳边拉话的乡亲们,他不禁感慨:“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这些年,我们村发展得越来越好,而且发展后劲十足。因为我们村有一个有担当、能战斗的村党支部。”
绥德县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郝家桥村考察时提出的“建好党支部、选好带头人,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重要指示,出实招、建机制,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过硬,让党旗在乡村振兴路上高高飘扬。
“多亏镇上的‘红薯产业联盟党总支’出谋划策,让我家的红薯有了大丰收、卖上了好价钱!”通过种植红薯增收致富的绥德县崔家湾镇村民孙建江说。
此前,崔家湾镇党委在几个红薯种植大村组建“红薯产业联盟党总支”,本着资源共享、资源联用、共同做大的宗旨,统一引进了红薯良种,并组织专家指导村民进行种植,帮助崔家湾镇红薯产业做大做强。今年10月,崔家湾红薯迎来丰收,联盟党总支又主动帮村民畅通销路,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绥德县,这样的产业联盟还有很多。今年以来,绥德县围绕全县“4+X”主导产业布局,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形式,相继在苹果、红薯、红枣、核桃、香瓜等特色产业领域建成6个“村村联合党总支”和3个“村企联合党总支”,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融入产业发展全链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区域产业联盟发展新引擎。
怎样选好乡村振兴路上的带头人?绥德县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契机,出台村级“一肩挑”人员动态管理办法,针对村级“一肩挑”人员履职不力、作用不强、为政不廉等突出问题,出台动态管理办法,坚持激励与惩罚并重,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引导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更好担当作为,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村级“一肩挑”制度实施后,绥德县定期选树一批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弘扬榜样力量,激励担当作为,同时列出25项负面清单,对不达标人员作出提醒警示、约谈通报、停职检查和调整职务等处理。绥德县委组织部还不定期开展督查检查,对推进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和质效评估。
为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绥德县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精准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通过集训轮训,累计培训农村党员6300余人次;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推行农村骨干党员结对联系低保户、困难户等特殊群体制度,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储备的698名村级后备力量纳入县级干部教育规划,通过导师帮带制、“一对一”定向培养等方式,让他们在村级助理、矛盾调解等多岗位跟班学习、蹲苗历练、锤炼本领。
“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带头人作用,形成一批可借鉴推广的模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出新贡献。”绥德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李亚明说。
本报通讯员 刘涛 记者 孙鹏
相关阅读
临渭区新型职业农民石宇锋荣获“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称号
- 三农
- 2019-01-04
- 42478
视点网讯:(通讯员 程艳丽)为进一步营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激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