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之际,各地开始纷纷开展送温暖活动,每当逢年过节之时进行走访慰问活动,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关怀,这种活动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是必须的。可是对于每年的慰问活动,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能够仅仅将其当作是一项按部就班的“规定动作”,而是应当发自内心地给予困难群众真诚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群众从心底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关键在于用心用情,以“真诚”二字贯穿慰问活动始终,多一些帮助,少一些套路。有些领导干部把慰问活动当成例行公事,下去转一趟、送点慰问品、拍几张照片、在媒体上露个脸就认为是完成了任务。但是这样轰轰烈烈的“慰问”过后,那些贫困地区和家庭却又复归寂静,很少再出现上级领导的身影,导致这些地方依旧破败,这些家庭照旧贫困。
这种应景式的慰问,如此应制式的走访,没有领会到慰问活动的深层含义,没有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需求,没有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帮贫扶困并无根本作用,对于转变干部作风也无实质意义,与其说是“访贫问寒”倒不如说是“作秀宣传”。一切慰问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为了群众福祉,必须坚决避免走过场、走秀场、走形式等问题,不要让“虚”的东西伤害了群众“真”的感情,破坏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其实,解决民生疾苦,不是靠逢年过节的几次“慰问”就能奏效的;走好群众路线,也不是仅凭若干次“走访”就算深入的。古人云:“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为官之“道”,也唯有沿着这条“道”走下去,走到基层去,走到群众中去,才能摸清群众关心的热点,了解群众议论的焦点,解决群众期盼的难点。“君视民如手足,民视君如腹心;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仇寇”。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手足之情,带着担当为民请命,带着感情为民解忧,带着责任为民谋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合力。
作者:刘伟